高速钢中碳平衡的成因及处理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注意到碳与合金的密切关系,并提出碳与钒的关系:碳%=0.6+0.6V。
在研究合金碳化物析出与二次硬化的关系时,得出结论:在规定的回火温度下,淬火马氏体中碳与合金碳化物形成元素索的比例符合合金碳化物析出的化学公式,可获得更大的二次硬化效果。
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62种高速钢试验成分的验证,提出了的平衡碳公式:碳=0.033瓦+0.063钼+0.06铬+0.2V,并初步提出了高速钢的合理碳含量。
事实上,由于高速钢基本成分和碳化物成分在不同状态下的复杂性和可变性,而上述公式原本是计算碳配比的经验公式,作为一种理论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后人进一步完善。
平衡碳和实际碳含量之间的差异称为平衡碳差。有人说国产9341钢就是根据这个理论设计的。

过去,W18和M2钢的平均OC为0.30,而9341的平均AC为0.20,超硬高速钢M42的平均AC为0。这里需要指出的是,0C的价值一直被世界各国所重视,钢厂的控制价值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直到1972年,高速钢才变为0.22+0.04,其他几个工业化几乎同时修正了0C值。一些制造商在高速钢的订购要求中增加了0C技术条件。这些都表明,高速钢的平衡碳差是高速钢开发、生产和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